麻花视频v3.2.2纯净版:糖心logo入口官网-上海夏季音乐节|回归古乐传统,金翅雀古乐团的巴赫本真演奏

频道:财经 日期: 浏览:1

7月8日,古乐名团金翅雀古乐团(Il Gardellino)在上海夏季音乐节演出巴赫作品专场。演出以无指挥的方式进行,巴洛克双簧管演奏家彭泽勒(Marcel Ponseele)是乐队的灵魂人物,小提琴家翁卿翥是特邀嘉宾。

作为当代的本真名团之一,金翅雀古乐团的艺术风格可谓鲜明。也许,最简单的总结就是——传统。

本真演奏一度是古典音乐舞台上的“新的东西”,代表了对于传统的反思,甚至是(很大程度上的)割裂。可那样的“传统”,是指用现代的乐器与演奏方式来呈现作品。

随着时间的推移,以及渐渐在表现风格方面取得巨大的话语权,本真演奏也形成了自己的传统。初(1、2)代演绎者们在线条的优美、诗意,以及结构的平衡比例上,同现代风格中并不陈腐的部分仍有一脉相承的东西。再后来,就出现了有时被乐迷称为“摇滚风”的古乐演奏,其中包含更具挑战性的节奏和句法构思。金翅雀古乐团则体现出某种古乐传统的回归。

8日晚,他们表现巴赫作品时的典雅和均衡,偶尔让人想起平诺克那一代的古乐名家。当然,金翅雀古乐团的演奏充满动力感,他们表现快板乐章不仅速度紧凑,也有一种真正强有力的内在的节奏律动。从当晚第一首作品,巴赫《双小提琴协奏曲》BWV1043的首乐章开始,这样的特质就展露无遗。

以本真的编制演出巴赫协奏曲,大约15位演奏者,基本就是巴赫当年在克腾宫廷任职时的乐队规模。以当代的标准,似乎更贴近大型的室内乐。金翅雀古乐团却真正呈现了充实的声音,同他们的速度选择与节奏律动形成绝佳的比例。由此实现音乐表现不同层面的均衡,方才塑造出乐章整体的力量感。

无论采用本真的乐器,还是演奏方式,这些“手段”都是相对客观的。音乐家们如何在主观层面,从音乐品位出发,把握它们彼此之间的平衡比例,就更是大有学问。金翅雀古乐团虽然编制精简,也没有“摇滚风”的激荡节奏,却能将巴赫作品的内在力量凸显出来。

多年前,我在这里听另一个乐团以本真化的方式演出贝多芬的交响曲,效果就略有些刻舟求剑,也给我留下“难忘的”印象。恰恰是对比某些风格高于内容的诠释,让我更深地体会到金翅雀古乐团的妙处。独奏部分的巴洛克单簧管与巴洛克长笛,充分显明这两件乐器古旧形态所能呈现的朴素之美。不过长笛的音量偏弱,我坐得近倒还行,远一点可能会受影响。

与此同时,欣赏金翅雀古乐团8日晚演出的几首协奏曲,偶尔也让我想起王健对于本真演奏的观点。大意是快的乐章往往处理得非常精彩,中间的慢乐章却比较直白,对音乐内容的表达稍浅了一些。但这样的情况,在他们演奏巴赫康塔塔《我有过许多忧愁》BWV21的“序曲”中被一扫而空。

这个乐章的形态有点像一首双簧管协奏曲的慢乐章,内涵则同康塔塔的原作联系在一起。金翅雀古乐团的演奏让我们领略到巴洛克音乐深层的美。这样的美超越了“抒情”,而是在浪漫派风格大行其道之前许久的时代,人们更加抽离自我,也更加探索内在的情感状态的写照。

彭泽勒的双簧管独奏在毫不渲染的朴素性中揭示了作品的丰富内涵。倘若日后,金翅雀古乐团再次访沪,如果能选择更多此类的单乐章,穿插在协奏曲名作之间,效果将会更加迷人。

此外,小提琴家翁卿翥在多个重要的国际大比赛中取得佳绩,没想到第一次听他的现场,是完全本真化的演奏。他在乐器和演奏风格方面完全融入了乐队(协奏曲的独奏部分之外,他也在乐团中演奏),未经提醒,很多人都未必会意识到这是一位外来嘉宾。

这样一方面在现代风的演奏中竞逐比赛,另一面能够真正深入本真的风格,钻研出另一路表现方式,显明这位青年才俊是真正的新时代的演奏家。顺便一提,2022年,翁卿翥在莱比锡巴赫国际音乐比赛中获奖时,正是包括了巴洛克小提琴演奏的奖项,是中国选手在这方面的重要突破。